渔业再创新 福州又“添福”-亚博电竞官方网址

国内渔业

渔业再创新 福州又“添福”

撰写时间:2017-01-23 [来源: ]

字号:
打印

福州拥有“中国金鱼之都”“中国鳗鲡之都”的称号,水产养殖业及远洋渔业近年来取得多项成绩。大力推进标准化池塘改造、设施养殖基地建设和水产苗种基地建设,鼓励发展循环水养殖、深水大网箱养殖等设施渔业,已成为该市水产养殖业创新转型升级的重要思路。

水产养殖:转向高效生态型

今年上半年,福州市水产品总产量达111.73万吨,产值150.8亿元。目前该市的养殖面积为48302公顷,已经形成以鲍、海带、南美白对虾、鳗鲡、海参等为主导的多个特色优势产业。

近年来,福州一批水产养殖企业初步实现了从传统品种养殖向名特优新品种养殖转变,由粗放式养殖逐步向集约化养殖发展,从追求产量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以鳗鲡养殖业为例,福州的鳗鲡养殖产量占全国1/4,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过去鳗鲡养殖要依靠“大量换水”的办法,“在传统养殖方法中,6万尾鳗鲡苗每天要换水100吨,一家大型养殖场一天要换水1500吨左右。而采用新型循环水系统进行养殖,6万尾鳗鲡苗只要25吨水,并且不用换水,节水效果十分显著。”位于连江琯头的南国风(福建)水产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该公司通过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适应海水和淡水多品种养殖的工厂化智慧型生态养殖系统。

通过两年的运营,南国风公司工厂化养殖与传统保温鱼池养殖相比,产量提高了5倍,效益增加了7倍,节约用水约99%,节约用地约78%。

水产加工:初级向精深发展

近年来,福州市不断优化水产加工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通过项目带动、资金引导,加快低值水产品、水产保健食品综合开发,促进水产加工业向纵深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深水产加工品不断涌现。

福清螺旋藻养殖加工在产品精深加工以及创新升级上是一个较好的案例。国内螺旋藻最贵时曾卖到20万元/吨,但是伴随着螺旋藻企业的快速扩张,螺旋藻养殖趋于饱和,价格暴跌至2万元/吨~ 3万元/吨。

“以前一块13万平方米的养殖基地一年可以产螺旋藻约80吨,现在可以产300吨。2012年以后,一些中小型螺旋藻生产企业,要么被大公司收购,成为养殖基地,要么被市场淘汰,自生自灭。”福清新大泽螺旋藻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在这场市场博弈中,该公司坚持产品精深加工的发展战略,顺利通过了螺旋藻养殖加工创新转型升级。

该负责人表示,产品精深加工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多创外汇。一般来说,螺旋藻片和螺旋藻粉是初级加工产品,螺旋藻藻蓝蛋白和螺旋藻多糖是精深加工产品,目前多数企业仍在初级加工。螺旋藻片和螺旋藻粉只能卖40元/公斤,而加工成藻蓝蛋白可以卖800元/公斤~1000元/公斤,精加工成螺旋藻多糖则可以卖1200元/公斤~1500元/公斤。

海上捕捞:近海向远洋转移

福州是中国远洋渔业捕捞的发源地,去年远洋渔业产量23.6万吨、产值31亿元,规模继续稳居全国前列。

“现在传统养殖业已有诸多限制,近海养殖捕捞空间有限,必须走出去,从近海向境外、远洋发展是必然趋势。”福州一些远洋渔业公司的负责人纷纷表示,由于国内近海海域渔业资源日益匮乏,近年来原来主要经营近海传统捕捞的渔业公司转向远洋捕捞。

到印度洋捕捞金枪鱼,到北太平洋和西南大西洋公海捕鱿鱼……福州宏东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是福州市远洋渔业“走出去”的典型代表。2012年,该公司斥资近1亿美元,在位于非洲西北部的毛里塔尼亚建立了占地9万平方米的综合渔业基地。如今,该公司的近海作业渔船、工业捕捞船已驶进印尼等专属经济区,设立了福州、毛里塔尼亚两个渔业基地,产值大幅提升。

从远洋捕捞到境外养殖,从开设交易所电商平台到深化多国渔业协作,近年来福州远洋渔业的文章越做越大。据统计,目前福州共有远洋渔业企业15家,外派远洋渔船453艘,渔船作业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三大洋的公海海域,以及印尼、缅甸等沿海国家经济专属区,并在东盟和西非建立了6个远洋渔业捕捞配套基地、5个境外水产养殖基地,初步形成了集捕捞、运输、加工、养殖、销售于一体的海外渔业发展体系。

转自中国海洋在线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二维码
开始分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