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亚博电竞官方网址-365亚博网站app >> 正文
提升创新水平 强化保障能力 打造我国海洋观测监测监视技术与装备发展的主力军
撰写时间:2017-09-15 [来源:中国海洋报 ]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海洋科学技术,重点在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实施“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重大工程。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王宏局长在2017年全国海洋工作会上提出,要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深水、绿色、安全海洋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按照局党组“一个定位、三个聚焦、八项调整改革任务”思路和“建设五大体系、实施六项重点工程”部署,坚持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发展,以发展海洋技术与装备为主线,以支撑海洋观测监测监视系统建设和业务运行为主要职责,切实提升公益服务能力,为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综合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与装备支撑。
开创新局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申报立项实现了重要突破。在激烈竞争中,技术中心申报的2017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专项牵头项目2项获得科技部批准(“海气界面观测浮标国产化技术研究”和“海上目标识别与监视系统集成与应用示范”),参与7项获得支持。
2016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技术中心牵头承担的3项(“基于固定平台的海洋仪器设备规范化海上测试技术研究及试运行”、“船载海洋动力环境要素传感器产业化”和“基于水下平台的系列化温盐深流浪潮测量仪产品化”)和参与的7项项目全面启动实施。目前,技术中心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在局属单位中居前列,体现了技术中心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创新能力。
海洋技术与装备创新成果显著。“十二五”以来,技术中心在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各类科研项目支持下,一批重要的海洋技术创新成果相继完成并广泛应用。温盐深测量技术、argo剖面浮标技术、小型多参数锚系浮标技术、投弃式剖面测量技术、波浪能滑翔器技术、海上试验测试技术、光学和微波遥感定标检验技术、摆式波浪能发电技术等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海洋台站观测系统、温盐深传感器、argo剖面浮标、表层漂流浮标、锚系浮标/潜标、xbt、多参数在线水质测量仪等十余项装备已在军民两方得到广泛应用。
科研基础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建成局系统内首个、国内规模最大的海洋监测设备动力环境实验室。完成了海洋生物化学实验室、可靠性实验室和大型设备装配调试实验室等10余个实验室建设和改造。目前已初步具备室内测试、海上试验验证和装备定型测试技术能力。完成了海上试验场总体布局设计,落实了威海国家海上综合试验场用海和土地。国军标质量体系gjb9001b和gb/t19001保持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装备承制单位资格以及国家二级保密资格认证通过了审核。
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快速成长。“十二五”以来,技术中心先后选拔20余名优秀青年科研工作人员到全球知名的海洋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留学,专业涉及海洋观测、海洋生态监测、海洋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积极鼓励科技青年参与和承担重大项目,在科研实践中锻炼才干、发掘人才。目前,技术中心已形成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的业务支撑和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积极开展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俄罗斯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欧洲海洋能中心等国际知名海洋科研机构签订12项合作协议。通过强化对外技术合作,有力地促进了技术水平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快速拓展和提升。
加快技术装备创新和能力建设
当前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斗争十分复杂激烈,海洋经济发展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海洋能源和矿产等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近海走向深远海,海洋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工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为了有效应对各种挑战,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国家海洋安全,促进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的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海洋技术装备创新和能力建设,保障国家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技术中心作为国家级海洋技术业务中心,必须担负起发展海洋技术装备国家主力军的历史使命。重点围绕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域海岛管理和海洋权益维护等对海洋技术和装备的需求,聚焦海洋环境观测、监测和监视的核心、关键和共性技术创新,加快海洋业务系统和重大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攻关,提供“顶层设计—建设实施—运行保障”的全链条、体系化技术支撑和技术管理,在深水、绿色、安全海洋高新技术领域充分发挥国家主力军的作用,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加快海洋观测监测监视关键技术创新。全力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和有关专项,开展海洋观测、监测、监视和海洋能基础性、前沿性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加快推进海洋传感器、观测平台、系统集成、声学观测测量、海底观探测、海洋能源利用等方向的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制。
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依照国家军队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完善装备研发、制造和保障条件及管理控制程序,实现产品化。提升自主知识产权海洋装备的成果转化率,深海观测平
台、多参数水质仪、投弃式测量仪等十余种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得到广泛应用。3~5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加强创新团队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升科研基础设施能力,在海洋观测技术、海洋能技术领域申建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3~5个高水平创新团队。与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联盟。
构建海域海岛监视监测技术装备体系。围绕国家海域海岛综合管控和“生态岛礁”“蓝色海湾”等重大工程需求,构建海域海岛监视监测技术装备体系。编制海域海岛监视监测技术装备发展规划、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建设海洋无人机业务应用监管和运维平台。开展技术装备测试评价。推动“海域动态监控体系建设工程”和“海上目标识别与监视系统集成与示范”等项目的论证和实施。
建设海洋装备测试与评价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威海国家海上综合试验场、舟山潮流能试验场、万山波浪能试验场,开展海洋观测、监测仪器和海洋能装置实海况试验验证、中试和评价。针对观测监测监视仪器设备长期稳定性、可靠性、环境适应性的特殊要求,加强测试与验证方法研究,建立测试标准,依托试验场建设业务化测试保障基地,开展仪器设备业务化应用测试、评价和选型工作。完成国家深海综合试验场建设可行性论证。开展海洋卫星海上定标检验场的建设与运维。初步形成浅海和深海相结合、综合和专业互为补充、布局合理、开放共享、军民兼用的国家海上试验场。
建设海洋仪器设备和海洋能发电装置室内测试公共服务平台。海洋监测设备动力环境实验室取得计量认证、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实验室资质认可。建设国家海洋仪器设备质量评估和验证基地,制订仪器设备质量评估技术方法和鉴定标准。开展海洋观测、监测、监视和海洋能利用装备测试评估与定型、产品检验检测认证。
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二维码
开始分享